昨晚一回到家,兒子就跟我說,他自己理了頭髮,要我幫他看看,還有哪些地方,需要再修剪一下?
其實,他自己用電動理髮刀,已經理得不錯,我只拿起剪刀,再幫他把稍長的頭髮,簡單修剪整齊。
兒子從出生、到19歲出國讀書,都是我幫他剪頭髮!
我不是手藝好的理髮師。只因年輕時,我二度留學美國,所以在國外養成自己剪頭髮,或同學之間互剪頭髮的習慣。在美國,到理髮店剪頭髮,是很貴的。
兒子從出生、到唸幼稚園、唸小學,我都是拿理髮圍巾,幫兒子披圍上,然後拿剪刀,或打薄剪刀,小心翼翼地幫兒子剪頭髮。
他,很乖,都是坐在電視機前面,一邊看電視,一邊讓我幫他剪頭髮。
對於自己的髮型,兒子從來不挑剔,即使有時我失手了,把他剪得像小狗啃了兩口一樣,他也從來不抱怨、不生氣。
到了唸私立中學,學校規定要「理平頭」,我也就學習幫他理平頭。
後來,兒子唸建國中學,同學們都留長了頭髮,甚至有人剪了比較花俏的髮型,但兒子不為所動,還是要我幫他「剪平頭」。
他認為,不要浪費時間在整理頭髮,要專心念書,不必分心在「頭髮好不好看」?
我兒子很珍惜時間,也很節儉;他認為,給我剪頭髮,可以省下許多到外面給人家剪髮的時間,而且,可以省下不少錢。
事實上,我最開心的是,不是省下一些理髮錢,而是和兒子之間的親密互動──從小,他脫光上衣,穿著小內褲,圍上理髮巾,乖巧地坐在小椅凳上,信任地讓我幫他剪髮。
有時,我自認為剪得不太好看,有點愧疚;在兒子沖澡、洗完頭後,走出來,我心裡不安地問他:「今天剪這樣,好嗎?」
沒想到,兒子一邊摸頭、一邊點頭地回答說:「好,很好,非常好!」
哇,聽到這句話,我的愧疚感不見了,好開心哦!
在考大學之前,我兒子一直相信──「頭皮下的腦袋,重於頭皮上的頭髮。」
所以,他直到高三,一直都剪著平頭。
後來,他考上大學,為了好看,暫時不讓我再幫他剪頭髮,而開始留起頭髮了。
最近,兒子從美國大學畢業返台,但遇到新冠疫情,他在家用電動理髮刀,自己修剪頭髮。
前一陣子,我也自己修剪頭髮,而後,也請兒子~~在我看不到的後腦勺下方,用剪刀幫我修短、修齊頭髮。
兒子說,他不太會幫別人剪髮;我說,沒關係,幫我簡單修剪一下就可以了……
今晚,就一些腦中的記憶,寫下多年來~~
「與兒子的剪髮情!」